多元文化拼图的一角:认识西马原住民
- LIM JIA WEN CARMEN
- 3月1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3月2日
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文化的国家,拥有丰富的历史和多样的文化传统,其中原住民文化是其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谈及马来西亚的原住民,许多人首先会想到东马的卡达山族(Kadazan)和伊班族(Iban),因为这些族群经常出现在课本中。
然而,原住民的分布并不仅限于东马,西马同样拥有许多历史悠久、文化瑰丽的原住民族群,这些族群构成了马来西亚文化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人口数据
根据原住民发展局(Jabatan Kemajuan Orang Asli,简称JAKOA)的官方数据,西马原住民被划分为三个主要族群:尼格利陀族(Negrito)、塞诺伊族(Senoi),和原始马来族(Proto-Malay)。
每个族群下又包含六个子族群,总计十八个原住民族群,主要分布在半岛的森林、山区和沿海地区(JAKOA, 2022)。
截至2023年,西马的原住民人口约为22万,广泛分布于多个州属。
马来西亚半岛原住民人口分布(2023)
州属 | 原始马来族 | 尼格利陀族 | 塞诺伊族 | 总额 |
柔佛 | 16, 451 | 2 | 71 | 16, 524 |
吉打 | 13 | 290 | 28 | 331 |
吉兰丹 | 89 | 2, 143 | 16, 668 | 18, 900 |
马六甲 | 2, 001 | 1 | 31 | 2, 033 |
森美兰 | 12, 349 | 3 | 125 | 12, 447 |
彭亨 | 42, 887 | 1, 265 | 36, 468 | 80, 620 |
霹雳 | 653 | 2, 796 | 58, 140 | 61, 589 |
雪兰莪 | 16, 003 | 6 | 5, 682 | 21, 691 |
登嘉楼 | 85 | 40 | 925 | 1, 050 |
资料来源:(JAKOA, 2023)
马来西亚半岛三大原住民族群的分布与简介

尼格利陀族:马来西亚半岛最早的原住民族群之一
尼格利陀族(Negrito)起源于非洲,大约在25,000年前开始向东南亚迁徙,长期的迁移使他们形成了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,最终定居于马来半岛北部,主要分布在霹雳、吉兰丹和吉打等州。
尼格利陀族具有鲜明的体貌特征,包括深色皮肤、矮小身材以及蓬松或卷曲的头发。
尼格利陀族的六个主要子族群:肯修族(Kensiu)、嘉海族(Jahai)、巴迪族(Bateq)、孟德力族(Mendriq)、拉诺族(Lanoh)、京达族(Kintaq)
塞诺伊族:马来西亚半岛最大的原住民族群
塞诺伊族(Senoi)是西马最大的原住民族群,属于蒙古人种,是Hoabinhians和新石器时代耕种者的后。他们大约在公元前 2000 年从北方迁入马来半岛,主要定居于半岛中部的山区,特别是彭亨州、霹雳州和雪兰莪州 。
与尼格利陀族相比,塞诺伊族的身高略高,塞诺伊族的体型略高,肤色较浅,头发呈波浪状而非卷曲。
塞诺伊族的六个主要子族群:仄翁族(Che Wong)、色末柏里族(Semoq Beri)、玛美里族(Mah Meri)、瑟迈族(Semai)、特米亚族(Temiar)、加哈族(Jah Hut)
原始马来族:马来西亚半岛文化交融的沿海居民
原始马来族(Proto-Malay)是马来半岛的第二大原住民族群,约在公元前2000年从亚洲中部(云南)经中南半岛迁入,被认为是现代马来人的早期祖先。
他们在半岛中部和南部的柔佛、森美兰和彭亨等地建立定居点。由于受到周边马来文化的影响,原始马来族的文化与现代马来人极为相似。目前,原始马来族主要从事农业、捕鱼,也有部分族人到附近的城市工作、及创业。
原始马来族包括以下六个主要子族群:嘉坤族(Jakun)、士美莱族(Semelai)、瓜拉族(Orang Kuala)、实里达族(Orang Seletar)、卡纳族(Orang Kanaq)、特姆安族(Temuan)。
谁是特姆安族?
特姆安族所属的原始马来族是马来半岛第二大的原住民族群,同时也是本次展览的核心展示对象。
特姆安族也被称为“Belandas”和“Orang Dusun Tua”,主要分布在雪兰莪、森美兰、彭亨和柔佛等地区。从外表上看,特姆安族与马来人非常相似,均有直发和浅棕色的皮肤。他们的平均身高略低,男性约为153厘米,女性约为142厘米。
他们普遍信奉“祖先崇拜”,是一种怀念、纪念祖先的信仰。此外,他们也相信“泛灵信仰”,认为动物、植物、河流、坟墓和森林鬼魂等万物皆有灵。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变迁,他们仍保留部分泛灵信仰的传统,但也有部分特姆安族皈依了伊斯兰教或基督教。